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现已蔓延至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抗疫伊始恰逢春节假期,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居家隔离阻止疫情蔓延的同时,停课不停学,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科研本职工作。

居家篇
宅家选手们通过校外VPN登录校图书馆,积极阅读文献,在浩如烟渺的文献海洋中畅游,汲取和储备知识,把下一步的科研工作安排得明明白白。大家利用这一“被动”得来的静心学习机会,系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或科研技能,多名同学还参与了与自己课题相关的综述文章撰写,系统梳理文献,向科研前辈和同行们学习。我们还通过计算机模拟对相关的研究进行完善。


左:曾雅的文献阅读笔记和高振飞的模拟实验进展; 右:刘荣营、徐旭阳、姚琳通和王茹瑾在居家学习中
返工篇
春节假期之后,教职工和留校同学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积极返岗返工
✔。假期我组留校的张智同学主动担负起为细胞房添加液氮的工作,为将来实验室恢复开放做好准备。二月中下旬,我们组的老师和博后们积极返校返岗。陈老师一直坚持到校工作;胡榕婷、张恩菘、其其格、李龙等主动从居住地返沪,并配合学校和居委会要求进行隔离。最近,在实验室开放之后,大家在隔离结束后积极投身到科研工作中。现在的实验室井井有条,为优秀的我们疯狂打call!☏☏☏

已经恢复实验室工作的我们:其其格、李龙在细胞房;高晨迪在为合成实验室消毒;张智为细胞房添加液氮。


左:张恩菘博士返校在主校区留影;右:饶子昆博士和他完成的基金申请
开学之后,我们组坚持每周通过线上会议平台召开云组会,每周仍按惯例进行工作报告和文献汇报,大家通过组会交流科研进展或是阅读文献的心得。云组会还是涨知识的好机会,我们邀请了组友、现在瑞士洛桑理工做博士后研究的赵宇博士介绍他的肿瘤免疫科研进展;邀请一院的刘知晓博士做细胞调控方面的报告。这些报告传递的硬核知识,让我们在科研的路上眼界更宽。

云组会进行时
生活篇
疫情期间,我们科研生活两不误。居家隔离中,我们也挖掘出了许多宝藏男孩/女孩,有优秀的“厨师”(Chi Huo) 、“TONY老师”和“幼儿园老师”。江老师以科研热情,跨界实践作画爱好,“不会画画的院士不是好老师”^_^。我们珍惜这段和家人共处的宝贵时光,盼望着正常生活的回归。看,春天来了,希望还会远吗?

江老师在家作画

博后办公室复活的绿植和每天消毒登记 杨静和她的母亲

我们居家工作生活两不误:冯颖乐和她的女儿;胡榕婷和她的爱犬;厨师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