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人生抉择:浪漫诗人?理化大师?
黄浦江畔,在今天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址上,曾经有一所声名远扬的沪江大学。从这里走出了翻译家冯亦代,法学家吴经熊、倪征燠,社会活动家雷洁琼、李公朴、林贝聿嘉,外交家李道豫、李储文,实业家荣鸿庆、包玉星,北京大学校长张龙翔、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俞大絪,以及郭慕孙、汪尔康、沈之荃、戴立信、黄葆同、侯祥麟等11位化学和化工学科院士,和众多的精英名流。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著名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1897—1931)(图1)也曾经求学沪江大学。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但他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科学教育,且成绩优异。得益于一些相关研究者的详细考证,挖掘出徐志摩在沪江大学时期的成绩单、报刊文章、档案等资料,得以还原其在沪江大学丰富多彩的人文才情与求学生活和经历。
徐志摩,原名章垿,又名,志摩,字槱森。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1915年,徐志摩自北京大学预科退学后,插班进入沪江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沪江大学一年级。这段历史鲜为人知,经过一些学人的调研和考证,确认徐志摩当时以谱名徐章垿就读沪江大学。
就读期间,徐志摩接受的还是沪江大学分科前的博雅教育课程体系。当时的四年预科课程有国文、中国史、世界史、地理、生理学、植物学、物理、化学等(图2上),四年正科课程有国文、算学、英文、化学、工艺化学、物理、生物、理财、法律、逻辑学、社会学、史学等(图2下)。为了适应上海这个国际化都市的形势和满足学生希望打下扎实英语基础的要求,当时沪江大学除国文外全部用英语授课,而且英文课程包含文法、修辞、名著、文学史等,内容极为丰富。徐志摩受益于这种中西合璧、科学与人文互通的博雅教育。
图2. 徐志摩就读时的预科(上)和正科(下)课表(来源:《1916:徐志摩在沪江大学》)
徐志摩因诗文才华而著称,看起来应是一个典型的文科男。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徐志摩受过很好的科学教育,具有很好的科学素养,对科学也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早在1911年,时年15岁的徐志摩考入杭州府中学堂后,就对科学产生了高度的兴趣。当看到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新闻后,作为中学生的徐志摩就写作并发表文章《镭锭与地球之历史》,介绍其对化学和天文地理的理解。
1915年徐志摩先是入学沪江大学预科,1916年随即升入正科一年级。担任1916级级长(班长),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和事务,表现出其喜爱社交、善于社交的特点。1918年,当时的校长魏馥兰为徐志摩出国求学补开的成绩单(图3)是徐志摩求学沪江大学的直接证明材料。这份成绩单显示了徐志摩于1915和1916年两个学年中修读的共18门课程的成绩。全部课程成绩都在84分以上,证明他是文理兼优的杰出学生。他的文学才能远不是中文和英文各科目成绩都在90分以上所能够体现的。沪江大学出版有综合性期刊《天籁》,而当时还是一年级学生的徐志摩已担任了该刊的“汉文主笔”。目前发现1916年《天籁》上,徐志摩发表了11篇用文言文写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徐志摩深厚的古文功底、广泛的阅读兴趣和深切的忧国情怀,尤其是在儒道释诸家经典古籍上颇具功力,以至于被大家称作“Chinese etymologist” (中文词源学家)(相关详情参阅本文附录)。难能可贵的是,在此期间,理科方面,他修读了化学和数学及基础物理等理科课程,成绩同样门门优秀。有趣的是,化学方面他的“化学”和“化学实验”两门课的成绩,都是89分(图3)。事实上,一百多年前的沪江大学已经拥有相当齐备的化学实验室了(图4)。
图3. 1918年魏馥兰为徐志摩出具的成绩单(来源:《1916:徐志摩在沪江大学》)
图4. 大约1916年的沪江大学化学实验室(来源: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Photos and Facts,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上海美华书馆, 1916,王细荣提供)
徐志摩文理兼优且兴趣广泛又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对他来说,无论走上科学之路或是人文社科之途,都是顺理成章之举;可能也正因为如此,要作出抉择也很艰难。徐志摩1916年放弃在沪江继续学习科学而远走天津攻读法律的确切原因已无从考证,但与他的沪江好友吴经熊的一段经历可能有些关联。据吴的回忆:“有一天,我在化学实验室做氧气实验时,好奇心大发,想看看氧在瓶里会怎样燃烧。我试着用火柴点燃它,但瓶子马上就爆成了碎片。当时我凑得很近以便于观察,却万幸未受损伤”。这对吴经熊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热情当然是个打击。吴经熊转而想到“法律是社会的科学,正如科学是自然的法律”。于是他和同样兴趣广泛的徐志摩相约,于1916年一同报考北洋大学学习法律了。此外,徐志摩改学法律很可能也和他对Hamilton(汉密尔顿)[1]的崇拜有关。徐志摩曾在《猛虎集》序言里自述:“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和民约论的兴味。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要我将来进‘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想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吴经熊和徐志摩是于1916年同时进入北洋大学修读法律的,但两人后来的经历却大相径庭。吴经熊心无旁骛,终成为法学名家;而对徐志摩来说,北洋法律系只是他漫漫求学之旅中的小小驿站而已。其后,他漂洋过海,求学于美国和英国数所名校,先后以银行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为主攻方向。最后还是因在英国剑桥深受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与文学和新诗结缘,成为流芳百年的浪漫诗人和文学巨匠。
[1]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1755 -1804),美国著名政治家、军人、经济学家,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起草人和签署人、美国政党制度创建者、第一任财政部长。
与绝大多数文史学者完全不同,徐志摩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天分。在他告别沪江大学,不再修读自然科学课程之后的第五年,当他看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后,仍深入钻研理解,并于1921年4月在《改造》杂志发表文章《安斯坦相对主义—物理界大革命》,这是民国时期关于“相对论”的早期科普文章之一。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徐志摩认识到相对论的重要意义,文中说到:“安斯坦(爱因斯坦—编者注)在物理界的革命,已经当代科学家认可。……无论如何他发动了这样一件大事业,应该引起全世界注意,不但是爱科学的人当然研究,就是只求常识的人,既然明白奈端(牛顿,编者注)的身份,就不可不知道安斯坦的价值……除了科学价值外,这相对学说对于哲学也有极大的贡献”。1925年,徐志摩还接手主编《晨报》副刊,并增插《家庭》周刊,撰写或编辑育儿、教育、科普等内容的文章。比如《儿童游戏系列》通过引导儿童如何在家做科学实验,向儿童普及物理、化学等各类知识。其中有一期内容为“纸过沸水”实验,实验原理是利用了水的沸点和纸的燃点之间的温度差,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纸锅烧水”。
沪江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成立的上海浸会大学堂。开办之初即实施博雅教育,不分文理专业,所有课程都是必修。在文科方面,既有丰富的国文课程(经史、策论),也有各国历史和学术史,甚至还有法律和理财;在理科方面,有数学、化学(已设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物理、天文、地理、地质、植物(图5)。
图5. 1910年上海浸会大学堂的课程表(来源:吴禹星《大哉沪江》)
1910年专业化学教师加拿大人梅佩礼就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梅佩礼的本科专业为化学,而硕士专业为教育,是一个具有专业背景的教育家,对于此后沪江大学的化学教育、化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后化学得以重点发展,甚至还开设了国内急需的化工专业,这也和梅佩礼重视“学习的实际意义”有关。1911年设有化学、物理、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等学科。可以说,沪江大学在后来分科之前的所有受教学生几乎都曾接受过化学的教育和训练,这些学生中不少后来成为化学、化工以及其他领域的先驱和大家。
1913年,中文校名改为“沪江大学”,英文名为“Shanghai Baptist College”,简称“Shanghai College”,并确定校训为“信、义、勤、爱”。1915年开始有定性分析化学、生理学、卫生学,1916年又增加了定量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
1916年,沪江大学改变原先的博雅教育课程设置,开始实施选科制,设有教育与文学科(又称文科)、社会学科(又称社会科)、格致科(又称理科或自然科学科)、宗教科(又称神学科)4个学科。其中格致科设化学、物理、卫生、生理、生物、天文、地质、算术八科。这意味着改变了传统的以文科为中心的美国人文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要进行职业学习。
沪江大学最初只授予文学士学位,1920年开始授予理学士学位,因此沪江大学是在博雅教育和文科体系下发展的理科,这也形成沪江理科独特的优势。原有体系的师资、课程和管理模式对沪江理科的培养仍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文教育资源。早期在博雅体系下受教的学生后来出国深造后有不少又回到母校任教,可见分科教育后的学生依然有机会受到早期博雅教育的惠泽。此外,当时的许多华人教师是较早接受西式教育的新一代学人,他们既有很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又有现代科学知识的教育,不少人堪称学贯中西。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沪江学子大受裨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沪江化学人才济济,走出了众多的知名学者和业界精英。先后在沪江大学任教或求学的有纪育沣、王序、郭慕孙、汪尔康、胡壮麒、沈之荃、戴立信、黄葆同、刘元方、吴浩青、侯祥麟11位院士,以及中国早期科学或化学先驱王箴、韩组康、徐作和、顾毓珍、程耀椿等。有生物化学家、前北大校长张龙翔,化学教育家王箴、张资珙;有中国液体燃料与油脂化工先驱顾毓珍、卞柏年、贺闿、郁彼得、秦洪万;有民族化工实业家及行业先驱,如天厨味精吴志超、印染化工舒昭圣、石粉化工马任全、玻璃工业徐肇和以及水泥行业泰斗陆宗贤等。他们是中国化学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是化学领域的前辈与先贤。作为化学教师,这些名字和我们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缪煜清教授有诗一首:
沪 江
昨日沪江花满堂
一园桃李竞芬芳
桃李不言芳菲尽
七十贤子留余香
在1922年的《沪江大学年刊》上有一段优美而深邃的文字:
“The college campus is located on the harbor of Shanghai. The College is the first sight that is seen by the visitor to Shanghai by water. The student body has the constant inspiration of seeing the pulsing life of the world as the ships of all nations pass by”.
翻译成中文为:
“沪江大学坐落在黄浦江畔。沿江进入上海的各国轮船,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所大学;岸边伫立的学子看着往来的船只,不由得心怀激荡,感应世界的脉动”。
这段文字颇具哲理,意味深长。来自世界各地的轮船,让岸边学子意识到眼前的这条江是通向全世界的,来往的每一艘船只把这个世界、上海和自己连为一体。就像一个石子投入水中,打破水面的平静,激起一圈一圈的涟漪;眼前船只的往来体现了世界的脉动,这种脉动也打破学子心中的局限,在学子的心中形成了共振。潮起潮落、船来船往,潜移默化中,沪江学子受益于这样的人文情怀和宏大视野,内心的丰富与激情将沪江学子的视野沿着身边这条黄浦江通向世界。
回望过去,仰慕先贤,沪江大学的血脉融入了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上海有机所、上海生化所、长春应化所、大连化物所……开枝散叶,文脉相传!
这曾经的荣耀与辉煌,承载着怎样的梦想啊!
黄浦江畔,汽笛声响,缪煜清教授有诗一首:
流觞曲
流 觞 复 流 觞
流 觞 流 沪 江
沪 江 序 兰 亭
兰 亭 纸 尤 香
《天籁》是沪江大学学生于1912年创办的一份综合性刊物。1916年第4卷第1号的天籁社职员表中汉文主笔出现了徐志摩的名字(图6),可能是目前发现这一名字的最早出处。而当时的《天籁》社长为赖祖光,汉文总主笔为前清拔贡、国文讲师林朝翰,可见当时徐志摩的国学功底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目前发现1916年《天籁》上以别号“徐志摩”和谱名“徐章垿”发表了11篇文言文,从中可以看出徐志摩深厚的古文功底、广泛的阅读兴趣和深切的忧国情怀,尤其是在儒道释诸家经典古籍上颇具功力,以至于被大家称作“Chinese etymologist”,因为他“well known as a ‘Chinese etymologist’, who freely employs the ancient characters in his writings”。诸文斯盛,各具风雅:
《祀孔纪盛》以骈文古风写就,作者直接署名为徐志摩。可见徐志摩受过很好的国学教育,熟悉祭孔礼仪,掌握一定的典章文字和历史典籍;
《记骆何堃全谊事》有唐人笔记志怪、明清小说戏剧的影响,如《柳毅传书》《虬髯客传》《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豪侠故事,可见徐志摩对友情和道义的推崇,反映其性格中的豪侠仗义之气,与他后来交游甚广、名闻天下不无关联;
《春游纪事》令人沉浸到《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意境中,有《尚书》《礼记》天下为公之意,又效仿司马迁、徐霞客游历天下,有《史记》《兰亭集序》《赤壁赋》以及魏晋名士之风,可见徐志摩性格中的天真烂漫及中国古代文人雅趣,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观天地自然,养浩然正气,见济公之像,思救世之道;
《论臧谷亡羊事》《渔樵问答》《卖菜者言》《贪夫殉财烈士殉名论》可见徐志摩对《庄子》《淮南子》《列子》《史记》等典籍的广泛阅读与深入思考,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善于辩证思考,从古人观点中化生出为天下苍生的正向名利观;
《说发篇一》可见徐志摩研读《说文》《尔雅》《阴符经》《楞严经》等,有融通儒道释之意,怀救世济民之心;
《沪江春秋》有《诗经》古风之美,简朴雅致;
《送魏校长归国序》有《滕王阁序》《洛神赋》等骈文之美,化古为今,推陈出新;
《征人语》采用口语对话方式,显然受到校园话剧的影响,也是徐志摩日后联络新月社成员从事戏剧活动的源头之一。
图6. 天籁社职员表中汉文主笔出现了徐志摩的名字(来源:《1916:徐志摩在沪江大学》)
徐志摩名字的由来一直没有准确定论。有一种说法是徐章垿周岁当天,一个叫志恢的高僧摸过他的头,留下了“此子将来必成大器”的美好预言。还有说是“志在诗人王摩诘”。这两种说法都和佛家相关,然而《春游纪事》一文中两次出现“志摩”自称,如“志摩好游而不择”、“志摩素不佞佛,独敬济公之佛”,特别是第二句则明确表示自己并不信佛。
吴禹星认为《贪夫殉财烈士殉名论》一文中“刳体摩顶,舍生市名,谓之烈士”也许更能表达徐志摩的内心志向,深以为然。因为在这11篇文章中,有不少内容表达了自己去除私名,以就公利的思想。“刳体摩顶”正如《孟子·尽心上》所云:“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而这正符合青年徐志摩胸怀天下,造福苍生的思想。这也和他后来以Hamilton作为自己的洋名一致,因为他想像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 1755-1804)一样,成为伟大的立宪主义者和经济学家,为国为民,留名青史。
还是在1916年,沪江大学校长魏馥兰返美度假,师生送别,依依不舍之状,极为盛事。沪江大学化学系创始人,当时的化学系或格致部主任梅佩礼(Fred Carleton Mabee)记载:“当魏馥兰离开住所时,一群学生护送着他至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前,马车由18名学生拉着,其余学生跟在马车后面。学生们在炙热且满是灰尘的马路上护送校长排成纵队一路跋涉,一路欢唱,直到魏馥兰校长作告别演说”。据1916年6月7日《申报》记载:“魏博士之渡船过校前,全体师生复排列江边,扬巾脱帽,燃放爆竹,以祝前途平安”。徐志摩为之撰写《送魏校长归国序》华章雄文,发表在《天籁》1916年11月第4卷第3号:
“去乡土万里,越重洋来异国,诲人不倦,毋惜辛苦,卷利己之心,抱救人之念。斯其德音之在人,不以深虖。况于叔世颓风,道德淘淘,曾有狂澜莫挽之叹。乃有君子者,砺身作则,热血感人,前弊务尽,树德务滋,如吾魏校长者,足以当之而无愧矣。先生温温长者,望之也威,接之也和,讷然如不能言,而情意昫挚,循循善诱,虽不良亦已化矣。始先生未来是土,荒滨草原,浪涛溅渍,沙鸥海鸟,时复出没,星芒渔火,相与辉照。先生独劳心焦虑,施意经营,数年之间,竘然美备,广厦连𥩳,学子兴来,建始有方,守成兼理。所成者岂独开辟荒陬除草莱之功邪? 拨盲心而涤污思,治璞冶金,括垢磨光,大德在人,可胜量哉!今先生且归国,稚乌依母,不胜恋系之忱。先生爱我,其将有以益吾后进未已也”。
斯人之善,斯事之盛,令人油然而生敬意,心甚向往!
沪江大学首届毕业生郑章成,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担任生物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副校长等职,曾长期参与《天籁》的办刊工作,他曾经写了一首诗(图7)回忆当年和徐志摩、陈钟凡、吴经熊等一起,切磋诗文,快意人生的情景:
天籁报
曾记当年执笔时,
翰声相辨快吟诗。
徐陈己去风流画,
依旧江湖对鬓丝。
图7. 郑章成回忆当年和徐志摩、陈钟凡、吴经熊等人一起吟诗办刊的场景(来源:章华明博客,《新文学史料》:徐志摩与沪江大学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52847de0102e1if.html)
作者注释“翰声”指的是圣约翰大学的刊物《约翰声》,两校刊物并存相伴(辨),毫无疑问,这是“翰声”的本意。但笔者以为,也许是巧合,还可以作另外一解:“翰”字本意为美丽的鸟羽,衍生出毛笔、文字、文采、学问等含义。“翰声”二字并列,一为文,一为声,也就说一个代表文字,一个代表语言,正符合当年一起吟诗办刊的快意场景。此外,“翰声”是人为的文字和语言,而“天籁”则为自然的声音,两者一个体现人为,一个体现自然,也颇为对应,相映成趣。
作者特别注释道,“徐陈”指的就是徐志摩、陈钟凡及吴经熊等。结合诗文、注释以及当时的情景,笔者试解如下:“沪江大学校刊《天籁》曾与圣约翰大学校刊《约翰声》相约就“自杀”话题以快诗形式(七步成诗)相辩,留下我第一次笔墨官司(论辩诗),我写的诗中有(又)一句“革命不成死不休”,以表达我对自杀的观点。当时徐志摩、陈钟凡及吴经(锦)熊也参与了这次诗辩”。由此可见,这次活动颇有文人雅士以诗会友之趣。
在沪江大学就读期间,徐志摩极为活跃,担任1916级级长(班长),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和事务,表现出其喜爱社交、善于社交的特点。当时全班有15个人,包括吴经熊,沪江大学副校长董承安之子董承玙,原中学同学张仕章等。
据英文版天籁Voice记载,在1916年6月10日晚上举行的沪江大学体育会年会上,徐志摩被推举为网球队助理。
今天的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里仍然保存了的大量的沪江建筑(图8),其中的211号小楼是1917年5月11日建成开业的普济医院,又叫麦氏医院。作为汉文书记的徐志摩在1916年11月的《天籁》中记载:“本校谋建医院,济穷利众。美国善士捐来五千元,又向校友筹措千元” 。在《沪江大学附设普济医院捐款征信录》的名单中(图9),徐章垿捐款50元,名列第四。如今,该栋建筑依然坐落在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园内,作为“沪江美术馆”(图10),为这所理工院校增添了一份古朴典雅的艺术氛围。
图8. 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核心区域航拍图(图中的众多近代建筑已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片取自网络)
图9. 麦氏医院捐款征信录(部分)(来源: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官网)
图10. 坐落在上海理工校园内的“沪江美术馆”(取自网络)
1918年8月10日的《申报》刊登《沪江大学学生游美记》,记载了徐章垿(徐志摩)等人赴美留学的消息。此时,徐志摩离开沪江已经接近两年,可见沪江大学对他的高度认可,把他当作优秀校友,并以其为荣。
在沪江大学原址上发展起来的上海理工大学仍然存有当年的30余幢历史建筑,是上海保存最完好的校园历史建筑群(图8、10和11)。2019年10月,沪江大学近代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理工大学也成为沪上最美的校园之一,她不仅继承了沪江大学的建筑,也继承了沪江大学的校训“信义勤爱”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承。回望过去,仰望先贤,愿有一日,上海理工大学再塑辉煌!
图11. 今天的上海理工大学校园内保留的江大学时期的老建筑,缪煜清拍摄
吴禹星,沪江大学档案中的徐志摩印迹,《中国档案》,2013(04),75-77
吴禹星,《1916:徐志摩在沪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
吴禹星,《大哉沪江》,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
章华明博客,《新文学史料》:徐志摩与沪江大学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52847de0102e1if.html
章华明,吴禹星,徐志摩与沪江大学,《新文学史料》,2013(1),146-149
章华明,徐志摩在沪江大学的“天籁”岁月,《档案春秋》,2013(7),25-28
李秀清,《所谓司法:法律人的格局与近代司法转型》,法律出版社,2017年
王立诚,《沪江大学简史》,上海理工大学,2006年
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沪江校友忆沪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
王细荣,张资珙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分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28(2):82-86
王立诚,《美国文化渗透与近代中国教育: 沪江大学的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治浩,化学教育家和化学史家张资珙——纪念张资珙教授诞辰100周年, 《中国科技史料》,2004,25(4):283-291
海波士,《沪江大学》,王立诚译,珠海出版社,2005年
付祥喜,徐志摩早年求学行实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0-76